【吐槽】高中化学课本编得好乱啊
【声明】纯为一个高一学生的个人意(láo)见(sāo),没有任何贬低什么的意思。
开学已经好几周了,各位高一仔们应该也已经学的差不多准备月考了。
作为一个因为其他科太烂只能决定选物化生的断腿选手,最近真的是被化学搞疯了。
为何?且让我细细道来。
注:本人用的是苏教版高中化学课本,不过其他版本好像也没啥区别。。。
在暑假肯定得稍微预习预习。因为以前高三用的是人教版旧版课本,想着知识点应该差不多我就按着旧人教来预习。
当新学期开始上课时我就懵逼了,才第一节怎么就完全没有印象了???
旧人教
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
-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
- 第二节 离子反应
-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
新苏教
专题1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
- 第一单元 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
- 第二单元 物质的化学计量
- 第三单元 物质的分散系
乍一看,章节内容相同。但是假如翻开课本看看就会发现,新版增加了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知识点,在以前的课本中应该是完全不存在的(反正老师会补充)
但是,你指望一个连氧化物都没认识几种的人分出什么来。。
然后就因为刚开学讲的慢,这一节内容在练习中挖的特别深:比如蹦出来个氧化钠和过氧化钠让你判断,没有看过后面的学生说咱们学过吗,而老师则一脸震惊说你们初中不讲吗。。
接下来给反应分类!氧化还原重头戏总该登场了吧!
就,没了??
奋力往后翻,在飞过了物质的量、电解质、质量数、次氯酸后,终于又见到氧化还原。并且解释了本质是电子的转移,介绍了还原剂氧化剂。
先不说假如真这么上怎么让人冷不丁接受这个“化合价变化”的定义,实际老师上课也肯定会补充后面的内容,但是补充肯定上不完整,于是就造成了课本笔记比正文多,练习册习题也不知该考不该考的情况。
况且两课之间相隔小半本书,到底是怎么想的。。
况且这不是个例,单单在前几个专题里就有:
- 物质的量(P9)和浓度(P38)分开
- 物质的分类(P3)和分散系(P17)分开,同时同素异形体、同分异构体(P134)也分开
- 强电解质(P20)和弱电解质(P74)的电离分开,同时氧化还原反应(介绍本质 P64)离子方程式(P75)分开
- 原子结构(P46)和元素周期律(P114)分开
讲到分散系,课本里可以说啥都没有。
从胶体的制备,到渗析、聚沉、电泳,通通没有。
有种感觉过几年连丁达尔效应都要没了的感觉。。。
以防你不知道,这是课本中关于胶体的所有内容。


找一找:氢氧化铁胶体是怎么制备的?化学方程式在哪里?
一看目录就能看见这个难以形容的单元标题:从海水中获取的化学物质(氯、钠)
想出这个主题的真是个天才,能把非金属和金属拉到一起组cp。
刚刚才列举了被腰斩的内容,你猜猜下一次见到金属啥时候?
没错这是必修二,必修二最后一个专题。。。。。。。
假如你学过旧版的必修二,你可能觉得把有机化学无端扔到必修二最后很突兀。
但是没事,现在的必修二,将有机化学夹在无机中间


惊天动地啊到底怎么想出来的??
(必修一P102~P107)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
(必修二P45~P49)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
必修一在这里花了4页,对比一下上面胶体我就不太理解存在的意义,这单元也没讲太多和化学有关的东西。
而必修二则是又讲了一遍初中教过、必修一P33又教一遍、现在还来的铵根检验,再加上和化学没啥关系的东西。。。。。。
总而言之,除了继承了前面课本没有知识点的优点以外,同时又出现了打乱知识点顺序的创新点。
而且不仅在于化学,其他很多科也有类似的情况
比如数学北师大新版将集合、命题、基本不等式、一元二次不等式堆在一起作为“预备知识”讲
物理教科版将电磁感应分割在必修三和选修二
甚至于我初中用的冀少版生物教材,直接在生物圈还没介绍时扔上“植物/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”这单元
总之我只是发牢骚的高中生,其他我做不了什么。
听了各种各样博主的推荐,我买了套人教社的《新编高中化学读本》,或许他的结构更加清晰吧,但愿。
在学校就发了很久的牢骚了,回来刚好看见有人做了视频(BV1xHxyeoEbS),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。
可能有些参考。